“变废为宝” 新疆民企发力循环产业

  • 时间:
  • 浏览:7
  • 来源:虚拟币交易资讯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2日电 (史玉江)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变废为宝”的思维已深入人心,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向“新”聚力。在新疆,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发力绿色循环利用产业。

  工业“垃圾”变新型绿色材料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新疆某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第八师石河子市大宗工业固废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的建设,把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加工成绿色环保建筑产品,将工业固废“吃干榨净”。

  “通过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突破技术瓶颈,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上述公司副董事长王文林说,该公司拟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集聚高端人才。

  据王文林介绍,该公司年综合利用与处置固废量超过50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超九成。生产的蒸压混凝土加气块、太阳能光伏管桩、自保温砌块、轻质隔墙板等10余种绿色建材销往建筑工地,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和大宗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

实验员正在进行新产品性能检测工作。王星宇 摄

  在新疆东部尤其是哈密区域,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但原煤开采和火电厂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弃物。

  位于新星市的新疆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这些废弃物开发出压裂支撑剂等系列产品,使压裂支撑剂生产原料由传统高铝矿石向高硅低铝固废转变,为煤田固废处理开辟新道路。

  “公司建立产业研发基地及综合性实验中心,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探索新的产品线。”该公司董事长黄炜说,公司目前已获政策奖补金额210余万元。

  该公司技术中心实验组组长王树涛说,石油压裂支撑剂对增产石油天然气具有良好效果,能够实现煤炭固废材料的循环利用。其成本低廉且符合绿色环保经济理念。

  养殖粪污变种植“宝藏”

  近年来,“变废为宝”的企业也见诸于农业生产相关领域。

  位于新星市红星二场的新星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养殖合作社的牲畜粪污,生产辅酶酵素有机营养液,将养殖业粪污变成种植业“宝藏”。

辅酶酵素有机营养液生产车间。陈路娟 摄

  2024年,该公司在新疆阜康、哈密及内蒙古种植的贝贝南瓜、棉花、红枣、土豆、食葵、大豆、菠菜、板蓝根等作物中广泛试用,已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用微生物酶解、氨基酸代谢、生物酶催化等技术,将养殖粪污加工成功能性液体有机肥,达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效果。”该公司负责人王建明说。

  “今年4月将在大田哈密瓜及蔬菜大棚等进行尝试。”王建明表示,后期还将使用固液分离技术,将粪污“宝藏”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在新疆,还有多家企业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致力于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保目标,并取得可观经济效益。

  “乘着政策的东风,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企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新疆兵团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军国表示。(完)

【编辑:邵婉云】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领航者2号”加快应用

猜你喜欢

稳就业稳外贸 国务院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随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就业、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2025-04-21

跟着建筑看雄安:心中容丘壑,下笔绘“山河”

中新网雄安4月19日电题:跟着建筑看雄安:心中容丘壑,下笔绘“山河”作者裴国荣邢璐韩冰典雅、内敛、壮阔……在雄安,你可以用任何词来形容此间建筑,但却没有一个词能体现出它的包罗万

2025-04-21

浦东科创“热带雨林”孕育硬核新科技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电(记者李姝徵)由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I)发现生物靶标和治疗化合物的研发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人形机器人“学徒”在训练场内“实训”采集数

2025-04-21

珠光宝气“国潮”风 中西交融新活力

中新网海口4月19日电题:珠光宝气“国潮”风中西交融新活力作者张月和马面裙、汝窑瓷器与黄金融合设计出的吊坠,灵感源自中国古画的LARWINER艺术珠宝“盛世开泰彩色蓝宝石钻石牡

2025-04-20

经济观察:创新保质拓市 民营经济发祥地的全球化突围

中新网温州4月19日电(周健陈青吴梦梦)车间里,工人们忙碌赶制新一批外贸订单;展会上,不同肤色的海外客商积极问询、洽谈……浙江温州乐清市被誉为民营经济发祥地、“中国电器之都”。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