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城市要打开市民化的大门,保障流动人口权益

  • 时间:
  • 浏览:205
  • 来源:虚拟币交易资讯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阚枫 袁秀月)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指出,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推行多项改革举措,极大程度地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

  张翼指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23年底超过了66%。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户籍人口的城镇化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之间,仍有15%至17%的差距。如果继续以户籍人口来配置基本公共服务,那势必有很多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无法在常住地解决。

  他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在这方面形成了重大突破,不再完全以户籍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常住地登记户口,在常住地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伴随城镇化的推行,人在哪里就业,在哪里常住,就应该在哪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种权利。不能说我在这个地方就业、交税、交社保,但是我的基本公共服务却要在我的户籍地解决,这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不符。”张翼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接受 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同时他认为,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需要分城施策,比如像北京、上海这类常住人口超过2000多万的超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还难以均衡,需要分步走才能完成此次全会制定的改革任务。而在其他超大城市,尤其是在1000万人口以下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就需要尽快在常住地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配置问题。5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则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

  在张翼看来,城乡融合发展,城市要增强吸引力,农村也要加强农民职业化。农业已经从原来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的生产阶段,推进到机械化、智能化和合作社化的现代生产阶段。在这一历史性转变过程中,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的居民化特征就更为突出。

  他认为,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推进人工智能+农业的生产模式,就需要培养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农民的种植,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粮食总量供给的安全性和粮食消费的安全性。

  同时,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要打开市民化的大门,使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成色更足,使每一个农民工都能够与城市户籍居民一样平等享有“同城化基本公共服务待遇”,真正做到同城同待遇。(完)

【编辑:李润泽】

暑运过半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23亿人次

猜你喜欢

珠光宝气“国潮”风 中西交融新活力

中新网海口4月19日电题:珠光宝气“国潮”风中西交融新活力作者张月和马面裙、汝窑瓷器与黄金融合设计出的吊坠,灵感源自中国古画的LARWINER艺术珠宝“盛世开泰彩色蓝宝石钻石牡

2025-04-20

经济观察:创新保质拓市 民营经济发祥地的全球化突围

中新网温州4月19日电(周健陈青吴梦梦)车间里,工人们忙碌赶制新一批外贸订单;展会上,不同肤色的海外客商积极问询、洽谈……浙江温州乐清市被誉为民营经济发祥地、“中国电器之都”。

2025-04-20

备农资兴农技强水利 湖南溆浦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中新网怀化4月19日电(彭丽丽周红波)“今年流转200亩水田育秧,采取大棚集中育秧,不仅保温性能优越,还能大大提高秧苗的成活率。”4月18日,看着一株株翠绿的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

2025-04-20

意向签约金额约920亿元,消博会链接全球市场

以消费引擎激活经济新动能,以供需对接释放经济新活力,以自贸港政策红利催生经济新机遇。第五届消博会将展会“流量”转化为自贸港“留量”,实现国内国际双向赋能,为全球消费创新与开放合作注入动力。

2025-04-19

专家:要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技术攻关

中新网4月18日电(记者张尼)“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进步的提升仍有很大潜力和空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日前谈及农业高质

2025-04-19